因此,繁殖材料是镰刀菌枯萎病病害传播的重要来源,被污染的土壤或基质也是传播病害的来源之一。铜川苗木镰刀菌枯萎病发病最适宜的温度为27~32℃,在20℃时病害发生趋向缓和,到15℃以下时则不再发病。大苗龄的观赏植物比小苗龄的容易发病。在春夏季节,若栽培基质温度较髙,潮湿,换盆、移栽或中耕时根系伤害较多,植株生长势弱则发病重。栽培中氮肥施用过多,以及偏酸性的土壤,也有利于病菌的生长和侵染,并促进病害的发生和流行。铜川苗木华南地区枯萎病常于4~6月份发生,云南、四川、华东地区枯萎病则常发生于5~8月。
根部和茎基部病害,褐斑病。铜川苗木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可以侵染所有草坪草,如草地早熟禾、高羊茅、多年生黑麦草、剪股颖、结缕草、野牛草、狗牙根等250余种禾草。以冷季型草坪草受害最重。病症表现。草坪褐斑病又叫立枯丝核病,是草坪上的主要病害之一。该病主要侵染草坪植株的叶鞘、茎,引起叶片和茎基的腐烂。一般根部不受害或受害很轻。铜川苗木在冷季型草坪中,高温高湿条件下最易感染该病。发病初期,染病叶片呈现水渍状,边缘呈红褐色,后期变成褐色,最后十枯、萎蔫。
以后,病斑渐渐扩大而横穿整个叶片(叶片质地粗糙的草如黍属的草例外)。病斑往往呈沙漏形。铜川苗木叶尖枯死的症状也很常见。单片叶上有时只有一个病斑,有时有许多小的斑点,有时整个叶片枯萎。应特别注意,币斑病的叶部症状往往会与红丝病、铜斑病、褐块病和腐霉枯萎病的叶部症状相混淆。综上所述,典型币斑病症状:铜川苗木单株草坪草受害叶片,开始产生水浸状褪绿斑,最后变成白色病斑,病斑边缘棕褐色至红褐色,病斑可扩大延伸至整个叶片,病斑常呈漏斗状,从叶尖开始枯萎的也常见。
床面整理应稍呈龟背形,使排水通畅。草坪面积过大,应设积水井埋管排水,以减少地表积水,保证草坪的健壮生长。精心管护幼苗。铜川苗木腐霉菌的菌体种类繁多,几乎是无处不在,其中20余种腐霉菌体都能对草坪产生危害,特别是它能侵染草坪的各个部位,从种子到成株都可受害,染病的时间越早,其危害就越大。种子萌发时,如果感染此病,将出现胚芽发霉而不出苗,如果出苗后感染此病,会使幼苗猝倒。因此,主动及早预防十分必要。铜川苗木方法是在播种前用代森锰锌、恶霜锰锌(杀毒矾)、消菌灵或移栽灵600~800倍液喷施床面,消毒灭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