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繁殖材料是镰刀菌枯萎病病害传播的重要来源,被污染的土壤或基质也是传播病害的来源之一。商洛园林景观镰刀菌枯萎病发病最适宜的温度为27~32℃,在20℃时病害发生趋向缓和,到15℃以下时则不再发病。大苗龄的观赏植物比小苗龄的容易发病。在春夏季节,若栽培基质温度较髙,潮湿,换盆、移栽或中耕时根系伤害较多,植株生长势弱则发病重。栽培中氮肥施用过多,以及偏酸性的土壤,也有利于病菌的生长和侵染,并促进病害的发生和流行。商洛园林景观华南地区枯萎病常于4~6月份发生,云南、四川、华东地区枯萎病则常发生于5~8月。
另外,化肥、农药及其他化学药物的不当施用,也会引起草坪草中毒。商洛园林景观侵染性病害的病原。草坪草病原真菌。真菌种类多,分布广,结构上有细胞核,无叶绿素,一般都能进行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产生孢子,营养体多是丝状分枝结构,常常吸收营养。真菌大部分腐生,少数寄生在植物上引起病害,成为病原真菌。商洛园林景观真菌有各种各样的形态特征,有进行营养生长的营养体和由营养体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形成的繁殖体。进行营养生长的菌体—营养体,多为丝状体,也被称为菌丝体,也有极少数是单细胞或原生质团。
镰刀菌枯萎病病原菌以菌丝体或厚垣孢子在土壤、栽培基质中或附着在种子上越冬,可营腐生生活。商洛园林景观病株根或茎的腐烂处在潮湿环境中产生子实体,孢子借气流、雨水、灌溉水的泼溅传播,通过幼根和茎基部或扦插苗的伤口侵入为害。病菌有时可能寄存在维管束系统而无症状表现,有时进入维管束系统后能马上堵塞导管,并产出有毒物质,扩散开来且逐渐向上延展,导致病株叶片枯黄而死。商洛园林景观对寄主体内病菌扩展的研究表明,在症状出现以前,维管束内病菌扩展是比较缓慢的,但从得病植株上获取部分繁殖材料时,可能有隐藏的镰刀菌病原。
防治方法。商洛园林景观加强管理,增强土壤透气性,促进根系发育,增加植株抗病性;避免氮肥过量施入,多施磷肥和钾肥,减轻病害发生;合理灌溉、排水,使草坪保持一定湿度,不可过于干旱,以防枯萎病发生;及时清除病株并对周围土壤进行消毒。发病初期,每隔7天左右在草坪上交替喷洒多苗灵、甲基硫菌灵(甲基托布津)、百菌清等药剂。发病后可在病株周围1~2m范围内用75%敌磺钠(敌克松)500倍液或10%双效灵200倍液灌注植株根部周围土壤。商洛园林景观还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
清晨有露水时,病叶呈水浸状,暗绿色,变软、黏滑,连在一起,有油膩感,故得名为油斑病。商洛园林景观当湿度很高时,尤其是在雨后的清晨或晚上,腐烂叶片成簇趴在地上且出现一层绒毛状的白色菌丝层,在枯草病区的外缘也能看到白色或紫灰色的菌丝体。发生规律。腐霉枯萎病是腐霉属真菌危害引起的病害。此菌能在冷湿环境中侵染危害,也能在天气炎热潮湿时猖獗流行。当高温高湿时,它能在一夜之间毁坏大面积的草皮。商洛园林景观主要有两个发病高峰阶段:一个是在苗期,尤其是秋播的苗期(8月20日至9月上句本右);另一个是在高温高湿的夏季,后者对草坪的危害最大。
受害草坪有近圆形的褐色枯草斑块,条件适宜时,病情快速蔓延,枯草斑块可从几厘米迅速扩大到2m左右。商洛园林景观由于枯草斑中心的瘸株比边缘病株恢复得快,因此枯草斑就出现中央呈绿色、边缘呈枯黄色的环状,形成“蛙眼”状,清晨有露水或高湿时,有“烟圈”。在病叶鞘、茎基部有初为白色、以后变成黑褐色的苗核形成,易脱落。该病在冷凉的春季和秋季还可以引起黄斑症状(也称为冷季或冬季型褐斑)。商洛园林景观褐斑病的症状随草种类型、不同品种组合、不同立地环境和养护管理水平、不同气象条件以及病原菌的不同株系等影响变化很大。